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。我国政务大数据纲要的发布,标志着我国智慧治理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。本文将从政务大数据纲要的背景、内涵、实施路径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,以期为我国智慧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。
一、政务大数据纲要的背景
近年来,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治理领域的应用,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,推动政务大数据的发展。在实际工作中,政务数据共享程度低、数据质量参差不齐、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仍然存在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我国政府于2018年发布了《政务大数据发展纲要(2018-2020年)》,旨在推动政务大数据的规范化、标准化、安全化发展。
二、政务大数据纲要的内涵
1. 政务数据共享开放。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是政务大数据纲要的核心内容,通过打破部门壁垒,实现政务数据在各级政府、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,提高数据利用效率。
2. 政务数据质量提升。政务数据质量是政务大数据应用的基础,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加强数据质量监管,确保数据真实、准确、完整。
3. 政务数据安全保障。政务数据安全是政务大数据发展的生命线,纲要强调加强数据安全体系建设,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。
4. 政务大数据应用创新。政务大数据纲要鼓励各级政府创新大数据应用模式,推动大数据在政务服务、社会治理、经济调控等领域的深度融合。
三、政务大数据纲要的实施路径
1.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。制定政务数据共享开放、数据质量提升、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,为政务大数据发展提供法律保障。
2.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。搭建全国政务数据共享平台,实现政务数据在各级政府、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。
3. 加强数据治理能力建设。提升政府部门的数据治理能力,包括数据质量、数据安全、数据标准等方面。
4. 推动大数据应用创新。鼓励各级政府创新大数据应用模式,提高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。
四、政务大数据纲要的未来展望
1. 数据共享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。随着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,政务数据将更加开放,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资源。
2. 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。政务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将不断完善,确保政务数据在存储、传输、使用等环节的安全。
3. 大数据应用场景不断丰富。政务大数据将在政务服务、社会治理、经济调控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,推动我国智慧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。
政务大数据纲要的发布,为我国智慧治理指明了方向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,加强政务大数据建设,推动我国智慧治理迈上新台阶。
参考文献:
[1] 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数据局等,《政务大数据发展纲要(2018-2020年)》,2018年。
[2]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,《政务大数据发展报告》,2019年。
[3] 联合国,《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》,2020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