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时代已经到来。大数据审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审计模式,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。在实践过程中,大数据审计也面临着诸多困境。本文将从大数据审计的困境出发,分析其产生的原因,并提出相应的对策,以期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数据时代,推动审计工作的转型升级。

一、大数据审计的困境

大数据时代审计困境与突破_挑战与机遇并存  第1张

1. 数据质量与真实性

大数据审计的核心是数据,而数据质量与真实性是保证审计结果准确性的关键。在实际操作中,数据质量参差不齐,部分企业存在数据造假、篡改等现象,导致审计结果失真。海量数据中蕴含着大量噪声,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,成为大数据审计的难题。

2. 技术难题

大数据审计需要运用到多种先进技术,如云计算、大数据处理、人工智能等。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,技术难题成为制约大数据审计发展的瓶颈。审计人员对大数据技术的掌握程度不足,也影响了大数据审计的效率。

3. 法律法规滞后

大数据审计涉及众多法律法规,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》等。现行法律法规在应对大数据审计方面存在滞后性,无法满足大数据审计的需求。这使得大数据审计在法律层面存在风险,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。

4. 人才短缺

大数据审计需要既懂审计业务,又懂大数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。我国目前缺乏既具有审计专业知识,又具备大数据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。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大数据审计发展的关键因素。

二、突破大数据审计困境的对策

1. 提高数据质量与真实性

加强数据治理,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,确保数据来源可靠、真实。加大对数据造假、篡改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,提高企业数据质量意识。

2. 加强技术攻关与创新

加大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投入,推动相关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。加强审计人员的技术培训,提高其对大数据技术的掌握程度。

3.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

针对大数据审计的特点,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为大数据审计提供法律保障。加强对大数据审计的法律监督,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合规。

4.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

建立健全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体系,通过高校、企业、研究机构等多渠道培养复合型人才。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,提高其综合素质。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,为我国大数据审计发展提供借鉴。

大数据审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,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。通过提高数据质量、加强技术创新、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,有望突破大数据审计的困境,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。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数据时代,我们要勇于面对挑战,抓住机遇,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