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时代已经来临。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监督活动,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。审计大数据应运而生,为审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,成为新时代审计转型的引擎。

一、审计大数据的内涵

审计大数据新时代审计转型的引擎  第1张

1. 数据量大

审计大数据具有海量性,涵盖了审计对象在各个业务环节中产生的各类数据,如财务数据、业务数据、管理数据等。这些数据具有多样性、复杂性、动态性等特点,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。

2. 数据类型丰富

审计大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、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。结构化数据主要指财务报表、业务流程等数据;半结构化数据主要指电子邮件、合同等数据;非结构化数据主要指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数据。这些数据类型丰富,为审计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。

3. 数据关联性强

审计大数据具有高度关联性,通过对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分析,可以揭示出审计对象在财务、业务、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和问题。这种关联性为审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
4. 数据价值高

审计大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,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,可以揭示出审计对象的风险点、问题点,为审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。审计大数据还可以为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方法创新提供新的思路。

二、审计大数据在审计转型中的应用

1. 审计方法创新

审计大数据的出现,使得审计方法发生了变革。传统的审计方法以抽样检查为主,而审计大数据则可以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全面、连续、动态的监督。通过大数据技术,可以实现审计风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,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。

2. 审计内容拓展

审计大数据的应用,使得审计内容得到了拓展。审计不再局限于财务报表,而是对审计对象的业务、管理、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、深入的审查。这种拓展有利于提高审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。

3. 审计决策支持

审计大数据可以为审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。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,可以揭示出审计对象的风险点和问题点,为审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审计大数据还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学习资料,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。

4. 审计监督体系完善

审计大数据的应用,有助于完善审计监督体系。通过对审计大数据的分析,可以揭示出审计对象的潜在风险和问题,为审计监督提供有力支持。审计大数据还可以促进审计监督的公开、透明,提高审计监督的公信力。

审计大数据作为新时代审计转型的引擎,对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。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,审计人员应积极拥抱大数据技术,创新审计方法,拓展审计内容,提高审计效率,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
参考文献:

[1] 张晓亮,刘晓霞. 审计大数据与审计方法创新[J]. 经济问题探索,2018(5):76-80.

[2] 魏明,王志刚. 审计大数据与审计监督体系改革[J]. 会计研究,2019(2):67-71.

[3] 李明,杨晓静. 大数据时代审计转型的路径与策略[J]. 会计之友,2017(12):1-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