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标,即围标行为,是指在招标过程中,投标人之间相互勾结,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中标资格的行为。围标行为也日益猖獗,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,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。为有效遏制围标行为,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,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手段。本文将围绕大数据预警在围标治理中的应用,探讨如何精准识别围标行为,共筑公平竞争环境。

一、大数据预警在围标治理中的作用

大数据预警助力围标治理精准识别,共筑公平竞争环境  第1张

1. 提高监管效率

传统围标治理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审核,耗时费力,且难以全面覆盖。而大数据预警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异常行为,提高监管效率。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,大数据预警系统可以快速识别围标行为,为监管部门提供有力支持。

2. 优化资源配置

围标行为的存在,使得部分优质企业无法进入市场,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。大数据预警技术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发现围标行为,促使资源重新分配,为优质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。

3. 强化震慑作用

大数据预警系统对围标行为的精准识别,可以形成强有力的震慑。一方面,对于围标行为者,监管部门可以依法予以严厉打击;另一方面,对于其他潜在围标者,大数据预警系统的存在也起到了警示作用。

二、大数据预警在围标治理中的应用

1. 数据采集与整合

大数据预警系统需要收集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各类数据,包括投标人信息、招标文件、投标文件、评标结果等。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合,可以全面了解招标投标过程,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。

2. 异常行为识别

大数据预警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,可以识别出围标行为的一些典型特征,如投标人之间信息共享、投标报价异常、评标专家评价不一致等。一旦发现异常行为,系统将立即发出预警信号。

3. 实时监控与反馈

大数据预警系统可以对招标投标过程进行实时监控,一旦发现围标行为,立即通知监管部门。监管部门可以对预警信息进行反馈,指导企业整改,确保招标投标过程公平、公正。

大数据预警技术在围标治理中的应用,为我国招标投标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革。通过精准识别围标行为,大数据预警技术有助于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。未来,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,相信大数据预警在围标治理中的作用将更加显著,为我国招标投标市场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参考文献:

[1] 张华,李明. 大数据在围标治理中的应用研究[J]. 中国招投标,2019(6):12-15.

[2] 王刚,刘伟. 基于大数据的围标行为识别与预警研究[J]. 招标投标,2018(4):36-39.

[3] 李慧,张磊. 大数据在招标投标监管中的应用研究[J]. 中国招投标,2017(9):18-2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