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19年底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,全球各国纷纷加大疫情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力度,以期通过数据科学手段,精准防控疫情。在数据收集、分析与利用过程中,我国仍存在诸多短板,亟待解决。本文将从数据收集、数据分析和数据利用三个方面,深入剖析疫情大数据短板,并提出相应对策。

一、疫情大数据短板分析

疫情大数据短板数据收集、分析与利用的困境与突破  第1张

1. 数据收集

(1)数据来源单一:目前,我国疫情大数据主要来源于卫生健康部门、疾控中心、医疗机构等,数据来源较为单一,难以全面反映疫情态势。

(2)数据质量参差不齐:由于各地疫情防控政策不一致,数据收集标准不统一,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,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。

(3)数据更新不及时:在疫情发展过程中,部分数据更新速度较慢,导致决策者无法及时掌握疫情动态。

2. 数据分析

(1)分析方法单一:我国疫情大数据分析主要依赖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,缺乏深度学习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,导致分析结果不够精准。

(2)跨部门数据共享不足:由于各部门数据标准不统一,导致跨部门数据共享困难,难以形成合力。

(3)数据分析人才短缺:数据分析人才队伍力量薄弱,难以满足大数据分析需求。

3. 数据利用

(1)政策制定滞后:政策制定者对大数据分析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,导致政策制定滞后。

(2)公众信息获取困难:由于数据共享程度低,公众难以获取权威、准确的数据信息。

(3)数据隐私保护不足:在数据收集、分析、利用过程中,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亟待解决。

二、应对疫情大数据短板的对策

1. 优化数据收集

(1)拓展数据来源: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疫情数据收集,如社区、企业、个人等,形成多元化数据来源。

(2)统一数据标准:建立健全数据标准体系,确保数据质量。

(3)提高数据更新速度:建立数据实时更新机制,确保数据时效性。

2. 创新数据分析方法

(1)引进先进技术:利用深度学习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,提高数据分析的精准度。

(2)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:打破数据壁垒,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。

(3)培养数据分析人才:加强数据分析人才培养,提高数据分析队伍整体素质。

3. 深化数据利用

(1)提高政策制定效率: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结果,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。

(2)拓宽公众信息获取渠道:加强数据共享,让公众及时了解疫情动态。

(3)强化数据隐私保护:在数据收集、分析、利用过程中,严格执行数据隐私保护政策,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。

疫情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针对我国疫情大数据短板,我们需要从数据收集、分析、利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,提高疫情大数据的质量和利用效率。只有这样,才能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,为全球抗疫事业作出贡献。